来源:澎湃新闻
纽约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有着很强的经济金融竞争力,但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海平面上升、沿海洪水、极端高温、倾盆大雨和内陆洪水等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纽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绿色金融和气候金融以及转型金融领域开展创新尝试,取得积极成效。根据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的最新排名,纽约绿色金融综合实力全球排名第2名。
一、制定总体气候目标,开展气候变化行动
对标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要求和目标,纽约于2017年6月2日确定了1.5度温升的气候应对目标,即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明确要进一步加速建筑、能源、废弃物和交通等部门的碳减排进程,提高城市气候韧性,并同步促进环境的公平正义。
二、开展气候应对的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纽约版《社区再投资法案》。
《社区再投资法案》(cra)是始于1977年的一项联邦法案,主要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尽可能满足美国社区的各类信贷需求,特别是满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社区的信贷需求。纽约州有自己地方版的《社区再投资法案》,在内容上总体与联邦的法案相呼应,但适用范围仅限于州立银行和信托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
这项法案对纽约的气候变化应对有着重要价值,根据这项法案,纽约金融服务局(dfs)专门针对州立银行和贷款机构发布指南,要求对那些为提高低中收入社区气候应对和气候韧性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鼓励和支持,其中主要包括那些为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绿色基础设施、防洪减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等项目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2021年11月1日,纽约州州长签署了一项法案,将纽约的cra 范围扩大到非存款类贷款机构,例如抵押贷款银行、持牌贷款机构和零售金融公司等,新法案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同群体都可以平等地获得信贷,并解决房屋所有权和财富创造方面的种族差异。根据新法案,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接受金融服务局(dfs)的定期审查,以评估其在满足社区信贷需求方面的表现,dfs要基于cra的评级来评估这些机构的许可证的续期及展业等申请。这意味着,那些在帮助社区气候应对和提高气候韧性方面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将得到更大的鼓励和支持。
二是制定《气候动员法案》。
《气候动员法案》是纽约市议会于2019 年通过的一揽子法案,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筑物的碳排放约占整个纽约市碳排放量的70%左右。法案要求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英尺的大型新旧建筑都得遵循碳排放的约束,法案还要求新建筑和重大翻新建筑都必须安装绿色屋顶或太阳能电池板,同时法案也确定了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的相关计划,以实现在2030年削减40%的建筑碳排放,以及到2050年削减80%建筑碳排放,并创造数千个绿色就业岗位的目标。
三是确定气候金融监管职能。
纽约金融服务局(dfs)为受纽约监管的银行和抵押贷款机构发布气候金融风险指南,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并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机构的治理框架、风险管理流程和业务战略。纽约金融服务局还加入了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绿色金融体系网络(ngfs)和可持续保险论坛(sif),开展气候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两个国际监管机构网络都致力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
三、发布气候投融资倡议与发起投融资项目
为了实现到2050年将碳排放量削减至2005年水平的80%这一目标,纽约市在清洁能源、能源效率、绿色交通、废物管理和其他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气候金融项目。
第一,发布“气候金融倡议”来整合各种资源。“气候金融倡议”是由纽约市财政局牵头发起的倡议,旨在到2040 年实现该市公共养老金投资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该倡议包括从化石燃料中撤资、投资气候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以及让投资组合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发展目标的相关进程,其中将气候变化和环境公平作为各项投资和决策的优先项,该倡议还制定了气候韧性设计指南,要求所有城市投资项目都必须采取气候预测和气候适应的相关措施。
第二,推出气候账户(climate dash),跟踪监督气候应对进程。“气候账户”是纽约市财政局主导开发的碳核算工具,用于通过评估城市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性以及社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对准备情况,分析纽约市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的进展,并在碳核算基础上,提供改善气候韧性的城市政策和计划的相关信息。比如,用这个“气候账户”来测度纽约养老基金投资的碳排放水平,以跟踪和披露养老基金在减少碳排放、投资气候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从化石燃料中撤资以及与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公司合作开展碳减排投资的有关进展,以兑现纽约市有关到2040年在养老金投资组合中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承诺。
第三,成立专门的绿色银行。纽约绿色银行是一家公共金融机构,主要利用公共资金引导私人投资进入清洁能源和能效类项目,截至2021年,纽约绿色银行已发起超过5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投资。
第四,发起绿色债券计划。这是纽约市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于2016年启动的一项气候金融项目,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为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例如水资源利用和下水道等基础设施、能源效率、固体废物管理和运输等方面的投资项目。截至2021年,该计划已发行超过4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
第五,发起住宅气候金融项目。该项目是纽约州能源研究与发展局(nyserda)根据绿色纽约计划提供的贷款,主要为住宅所有者改善能源效率和安装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热泵)提供资金。同时,由公共电气公司发起设立家庭能源绩效和改善项目,专门为改善家庭能源效率和安装空气源热泵提供税收抵免和贷款。
第六,参与碳交易和碳金融创新。纽约是11个东北部和中部州联合组建的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成员,该倡议主要是通过基于市场的机制来限制和减少电力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为参与清洁能源和气候计划的个体带来额外的气候收入(注:近期每吨碳配额的价格大约为12-13美元之间)。
此外,纽约市还加入了相关的气候金融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网络,就气候金融问题展开国际合作,除了加入上述ngfs等网络外,纽约还加入了“一个星球主权财富基金工作组”、净零资产所有者联盟、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和“气候行动100 ”等各类组织。
四、大力发展以建筑减排为重点的转型金融
转型金融是指为支持向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项目、活动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对于高排放或气候风险较高部门或地区提供金融支持。纽约也非常重视转型金融的发展,不仅成立专门的转型金融机构,还为主要的碳排放部门——建筑部门提供转型金融支持。
一是为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根据《气候动员法案》,纽约限制新建筑和现有建筑的碳排放,并要求新建筑使用太阳能和绿色屋顶。然而,遵守这些法律需要建筑业主付出巨大成本,特别是对于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服务的经济适用房提供者。为了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激励措施,以支持转型并确保转型过程的可负担性和公平性。纽约市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为建筑业主、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各种融资和激励计划,以实现纽约市的能源效率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其中包括纽约市碳挑战赛、纽约市建筑改造加速器、纽约市社区改造、绿色住房保护计划和纽约市清洁供暖计划等。这些计划分别以技术援助、赠款、贷款、回扣和其他激励措施等不同形式,帮助业主实现建筑物的温室气体减排和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二是成立专门的转型金融管理局(tfa)。tfa是一家公益性组织,主要为“纽约市投资改善计划”(new york city’s capital improvement plan)提供融资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该计划包括那些与环境保护、交通、教育和公共安全相关的建设项目。转型金融管理局一方面通过发行由未来税收和建筑资助项目所支持的债券来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还发行绿色债券,为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提供资金,例如能效、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管理和废弃物管理等项目。
三是通过纽约绿色银行支持绿色转型。如前所言,纽约绿色银行是一家由政府资助设立的公共金融机构,绿色银行与其他私营金融机构通力合作,主要为纽约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填补清洁能源领域的融资缺口,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并大力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纽约绿色银行目前已在全州70多个项目中投资超过15亿美元。
此外,纽约市还举办年度性论坛——华尔街绿色峰会,来推进气候金融和转型金融的交流与合作,华尔街绿色峰会汇集了来自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和学术界等各界人士,涵盖esg投资、碳市场、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气候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等各种主题,交流思想、形成共识并推进实际行动,充分展示纽约在可持续金融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成果。
总结一下,纽约的气候金融在市、州两级政府的统筹下,通过立法和行动计划等制度建设,围绕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气候韧性社区建设等重点,设立专门机构,筹集专项资金,开展气候投融资,较好地支持了纽约的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的大城市借鉴。但与此同时,纽约也在气候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上面临不足和挑战。
一方面,为了实现到2050年排放量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80%的目标,纽约市需要继续在清洁能源、能源效率、绿色交通、废物管理和其他领域进行大量投资。实施这些投资行动需要各种来源的大量资金,例如联邦拨款、州贷款、城市债券、私人资本和慈善捐赠。纽约需要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利用和协调这些资源,以实现其气候应对目标。
另一方面,有必要为气候风险的披露和管理提供资金。纽约市面临可能影响其发展稳定性和发展业绩的各种气候风险,例如气候影响带来的物理风险、政策变化或市场变化,以及转型风险和诉讼或监管带来的赔偿风险。纽约需要以更加透明和一致的方式披露和管理这些风险,以告知其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确保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考虑纳入其治理框架、风险管理流程、业务战略和报告实践等环节。
(作者李志青系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